有好处。但容我多说一句,什么才算好婚事,你要重新衡量才是。”
赵雪兰沉默。
节南言尽于此,因她对婚配一点不担心,自信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,与赵雪兰崔真这些“媒妁言,父母命”的姑娘全然不同。
当然,这种自信到后来能不能发挥用,就是后话了。
这时,赵雪兰对节南最后这话想不通,也是多年养成的个性使然。
等到了崔真跟前,赵雪兰称节南“六娘”,节南直呼“雪兰”。
崔真虽然精神不佳,听两人称呼比上回亲近不少,弱弱开玩笑,“一场蹴鞠,坏了一对姐妹,成了一对姐妹,这雨没白淋。”
“赵大姑娘桑六姑娘的,让人听见得多了,还以为我俩在家掐架呢,坏了我姑丈的好人名声。”
节南眨眨眼。
赵雪兰佩服桑节南,这种半真半假的话说得那么溜,也不怕人多想。
“我看你脸色还是不太好,应该多休息。风雨无阻学得这么勤快,李大师又不会奖你一幅他的画。”
节南看着崔真,没有上前搀手,但语气活泼又不多啰嗦。
崔真笑了,“先生的画哪是随便相赠的。”
她挽进节南的胳膊肘,“羡慕你,那日也淋得湿透,竟一点没事。不像我,躺了几日,身子还是乏得很。”
赵雪兰一旁听着,心中暗叹不如。她看崔真的脸色,首先想到的是崔真见到情郎的事,只觉有些尴尬,还在踌躇怎么开口才能粉饰太平,却不料节南竟直说崔真脸色不好看。
“雪兰姑娘无甚不适吧”崔真没漏了赵雪兰。
赵雪兰回道,“我那日并未淋雨。”
书画院的小厮跑来,“禀真姑娘,今日李大人在太学给各家姑娘们开大课。”
崔真才想起似的,“是今日么”
小厮点头。
崔真就对节南和赵雪兰到,“每旬太学开三日女课,我忘得一干二净了。”
赵雪兰是个爱读书的姑娘,“倒是听说过。”
节南没兴趣听课,但对别的有兴趣,“去么”
崔真瞧两人都挺期盼的模样,“去瞧瞧也好。你们不知道,这女课其实多是观鞠社和都城里头的采莲社姑娘们上着。”
节南眼睛大亮,“正好,上回输给我们,她们还欠着罚呢。”
崔真边走边道,“我就怕萝江郡主不罢休,才要过去的,你可别跟着她起哄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